聊斋志异

《聊斋志异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。全书分为12卷,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。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,以隽永之笔、博爱之情,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,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。
粉蝶
【原文】
 
阳曰旦,琼州士人也。偶自他郡归,泛舟于海。遭飓风,舟将覆,忽飘一虚舟来,急跃登之,回视则同舟尽没。风愈狂,瞑然任其所吹。亡何,风定。开眸,忽见岛屿,舍宇连亘。把棹近岸,直抵村门。村中寂然,行坐良久,鸡犬无声。见一门北向,松竹掩蔼。时已初冬,墙内不知何花,蓓蕾满树。心爱悦之,逡巡遂入。遥闻琴声,步少停。有婢自内出,年约十四五,飘洒艳丽。睹阳,返身遽入。俄闻琴声歇,一少年出,讶问客所自来,阳具告之。转诘邦族,阳又告之。少年喜曰:“我姻亲也。”遂揖请入院。院中精舍华好,又闻琴声。既入舍,则一少妇危坐,朱弦方调。年可十八九,风采焕映。见客入,推琴欲逝。少年止之曰:“勿遁,此正卿家瓜葛。”因代溯所由。少妇曰:“是吾侄也。”因问其:“祖母尚健否?父母年几何矣?”阳曰:“父母四十馀,都各无恙。惟祖母六旬,得疾沉痼,一步履须人耳。侄实不省姑系何房,望祈明告,以便归述。”少妇曰:“道途辽阔,音问梗塞久矣。归时但告而父:‘十姑问讯矣。’渠自知之。”阳问:“姑丈何族?”少年曰:“海屿姓晏。此名神仙岛,离琼三千里,仆流寓亦不久也。”十娘趋入,使婢以酒食饷客。鲜蔬香美,亦不知其何名。饭已,因与瞻眺,见园中桃杏含苞,颇以为怪。晏曰:“此处夏无大暑,冬无大寒,花无断时。”阳喜曰:“此乃仙乡。归告父母,可以移家作邻。”晏但微笑。
 
还斋炳烛,见琴横案上,请一聆其雅操。晏乃抚弦捻柱。十娘自内出,晏曰:“来,来!卿为若侄鼓之。”十娘即坐,问侄:“愿何闻?”阳曰:“侄素不读《琴操》,实无所愿。”十娘曰:“但随意命题,皆可成调。”阳笑曰:“海风引舟,亦可作一调否?”十娘曰:“可。”即按弦挑动,若有旧谱,意调崩腾。静会之,如身仍在舟中,为飓风之所摆簸。阳惊叹欲绝,问:“可学否?”十娘授琴,试使勾拨,曰:“可教也。欲何学?”曰:“适所奏《飓风操》,不知可得几日学?请先录其曲,吟诵之。”十娘曰:“此无文字,我以意谱之耳。”乃别取一琴,作勾剔之势,使阳效之。阳习至更馀,音节粗合,夫妻始别去。阳目注心凝,对烛自鼓,久之,顿得妙悟,不觉起舞。举首,忽见婢立灯下,惊曰:“卿固犹未去耶?”婢笑曰:“十姑命待安寝,掩户移檠耳。”审顾之,秋水澄澄,意态媚绝。阳心动,微挑之,婢俯首含笑。阳益惑之,遽起挽颈。婢曰:“勿尔!夜已四漏,主人将起。彼此有心,来宵未晚。”方狎抱间,闻晏唤“粉蝶”。婢作色曰:“殆矣!”急奔而去。阳潜往听之,但闻晏曰:“我固谓婢子尘缘未灭,汝必欲收录之。今如何矣?宜鞭三百!”十娘曰:“此心一萌,不可给使,不如为吾侄遣之。”阳甚惭惧,返斋灭烛自寝。天明,有童子来侍盥沐,不复见粉蝶矣。心惴惴恐见谴逐。俄,晏与十娘并出,似无所介于怀,便考所业。阳为一鼓。十娘曰:“虽未入神,已得什九,肄熟可以臻妙。”阳复求别传。晏教以《天女谪降》之曲,指法拗折,习之三日,始能成曲。晏曰:“梗概已尽,此后但须熟耳。娴此两曲,琴中无梗调矣。”
 
阳颇忆家,告十娘曰:“吾居此,蒙姑抚养甚乐,顾家中悬念。离家三千里,何日可能还也!”十娘曰:“此即不难。故舟尚在,当助尔一帆风。子无家室,我已遣粉蝶矣。”乃赠以琴,又授以药,曰:“归医祖母,不惟却病,亦可延年。”遂送至海岸,俾登舟。阳觅楫,十娘曰:“无须此物。”因解裙作帆,为之萦系。阳虑迷途,十娘曰:“勿忧,但听帆漾耳。”系已,下舟。阳凄然,方欲拜别,而南风竞起,离岸已远矣。视舟中糗粮已具,然止足供一日之餐,心怨其吝。腹馁不敢多食,唯恐遽尽,但啖胡饼一枚,觉表里甘芳。馀六七枚,珍而存之,即亦不复饥矣。俄见夕阳欲下,方悔来时未索膏烛,瞬息,遥见人烟,细审则琼州也,喜极。旋已近岸,解裙裹饼而归。
 
入门,举家惊喜,盖离家已十六年矣,始知其遇仙。视祖母老病益惫,出药投之,沉疴立除。共怪问之,因述所见。祖母泫然曰:“是汝姑也。”初,老夫人有少女,名十娘,生有仙姿,许字晏氏。婿十六岁入山不返,十娘待至二十馀,忽无疾自殂,葬已三十馀年。闻旦言,共疑其未死。出其裙,则犹在家所素着也。饼分啖之,一枚终日不饥,而精神倍生。老夫人命发冢验视,则空棺存焉。
 
旦初聘吴氏女未娶,旦数年不还,遂他适。共信十娘言,以俟粉蝶之至。既而年馀无音,始议他图。临邑钱秀才,有女名荷生,艳名远播。年十六,未嫁而三丧其婿。遂媒定之,涓吉成礼。既入门,光艳绝代,旦视之,则粉蝶也。惊问曩事,女茫乎不知。盖被逐时,即降生之辰也。每为之鼓《天女谪降》之操,辄支颐凝想,若有所会。
 
【翻译】
 
阳曰旦是琼州的一个读书人。一次,他从别的郡县返家,乘船行于海上。遭遇到飓风的袭击,船眼看就要翻了,突然,海上飘来一只空船,他急忙一跃上去,等他回过头来一看,刚才的那条船和船上的人都已经沉没了。风越刮越狂,他闭上眼睛任凭风将船吹得四处漂荡。不一会儿,风停了。他睁开眼睛,忽然看见一座岛屿,岛上房屋连成一片。他划着船靠近岸边,上岸一直走到村庄门口。村子里静悄悄的,他走走停停过了好久,连鸡犬的声音都没有听到。这时,眼前出现一个门朝北开的院子,院子里松竹茂密繁盛。此时已是初冬,墙内一种不知名的花,开得满树都是。阳曰旦心里十分喜爱,便慢慢地走进院子。只听远处传来琴声,他不由地停下了脚步。这时,一个丫环从内院走出来,大约十四五岁的年纪,飘逸洒脱,长得十分艳丽。她一看见阳曰旦,就急忙转身回到内院。过了一会儿,琴声就停止了,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,惊讶地问阳曰旦是从哪里来的,阳曰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。年轻人又询问他的籍贯、姓氏,阳曰旦也告诉了他。年轻人高兴地说:“你是我的亲戚呀。”说完,就向阳曰旦拱拱手,请他进内院。阳曰旦进了院子,只见院中的房屋极为华丽精美,这时又传来阵阵琴声。进到屋内,只见一位少妇正襟危坐,正在调拨琴弦。这位少妇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,显得光彩照人。一见有客人进来,她推开琴就要走开。年轻人阻止她说:“不要跑,他正是你家的亲戚。”于是代阳曰旦介绍了他的一番情况。少妇说:“你是我的侄子呀。”接着又问道:“祖母还健在吗?父母今年多大了?”阳曰旦回答道:“父母四十多岁,都没有什么病。只是祖母已经年过六旬,病得很久也挺厉害,一举一动都要由人照顾。侄子实在不知道姑姑属于哪一房,希望您能明确地告诉我,回家以后好向家人述说。”少妇说:“因为路途遥远,早已经不通音讯了。你回去以后,只要告诉你父亲:‘十姑向你问好。’他自然就会明白了。”阳曰旦问:“姑父是哪里的人士呢?”年轻人说:“我姓晏,名叫海屿。这里名叫神仙岛,离琼州三千里,我流落到这里的时间也不很长。”十娘走到里面,让丫环端出酒菜来接待客人。阳曰旦只觉得菜蔬的味道非常香美,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。吃完饭以后,晏海屿领着阳曰旦到花园散步,只见园子里桃杏正含苞待放,阳曰旦感到很奇怪。晏海屿说:“这个地方夏天没有酷热,冬天没有严寒,鲜花四季盛开,从不间断。”阳曰旦高兴地说:“这可真是神仙住的地方呀。我回家禀告父母,就把家搬来跟你们做邻居。”晏海屿只是微笑着不说话。
 
他们回到书房,点上蜡烛,只见一张琴放在桌子上,阳曰旦就请晏海屿弹奏曲子,以助雅兴。晏海屿便抚弦捻柱,准备弹奏。十娘从内室走出来,晏海屿便说:“来,来!你为你侄子弹奏一曲吧。”十娘便坐了下来,问阳曰旦道:“你想听什么曲子?”阳曰旦说:“侄子平时没有读过《琴操》,不知道有什么曲子,实在说不出想听什么。”十娘说:“你只管随意出题,我都可以给你演奏。”阳曰旦笑着说:“海风引导船儿前行,也可以弹出一曲来吗?”十娘说:“当然可以。”说完,十娘就手指挑拨琴弦,好像有现成的曲谱一样,意境奔腾豪迈,如同山崩海啸一般。静静地体会,就好像仍然坐在船上,在飓风中随着海涛摇摆颠簸。阳曰旦惊叹不已,非常倾倒,便问:“我可以学这琴吗?”十娘把琴递给他,让他试着勾拨,说:“当然可以教你。你想学什么?”阳曰旦说:“你刚才演奏的这曲《飓风操》,不知要用几天才能学会呢?请先把曲谱抄录下来,我好吟诵它。”十娘说:“这曲子没有曲谱,我是用心意来谱成的。”说完,她又取来一张琴,示范一些勾、剔的动作,让阳曰旦效仿。阳曰旦一直学习到一更天,大致也能使音节合拍了,十娘夫妇才告别而去。阳曰旦目注心凝,聚精会神地在灯下独自弹奏,过了好久,他突然得到了奇妙的领悟,不知不觉舞了起来。他一抬头,忽然看见丫环还站在灯下,便惊讶地问:“你原来还没有走呀?”丫环笑着说:“十姑让我侍候你睡觉,然后关门,拿走灯。”阳曰旦仔细地打量她,只见她的眼睛如一汪秋水,澄静明亮,神态娇媚绝伦。阳曰旦不由地心动,微微地挑逗她,丫环只是低着头,脸上含着笑容。阳曰旦越发被她迷惑,一下子站起来挽住她的脖子。丫环说:“不要这样!现在已经四更天了,主人就要起床了。要是彼此都有心的话,明天晚上也不算晚呀。”两人正亲热地拥抱时,就听见晏海屿喊“粉蝶”。丫环脸色大变,说:“坏了!”便急忙跑了出去。阳曰旦悄悄地跟过去探听动静,就听晏海屿说:“我早就说过这丫头的尘缘未绝,你却非要收下她不可。现在怎么样呢?该罚她三百鞭子!”十娘说:“这种心思一旦萌生,就不能够再使唤了,不如替我的侄子把她遣送走吧。”阳曰旦心中又是惭愧又是害怕,返回书房关灯睡觉了。第二天天亮,便有童子来侍候阳曰旦洗漱,没有再看见粉蝶。阳曰旦惴惴不安,恐怕被十娘责备,赶他走。不一会儿,晏海屿和十娘一起出来,似乎心里并没有在意什么事情,随即考查阳曰旦的琴练得怎么样了。阳曰旦弹奏了一曲。十娘说:“虽然还没有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,但也学得八九不离十了,等弹熟了以后,就可以到达神妙的境界。”阳曰旦又请求传授别的曲子。晏海屿就传授了一曲《天女谪降》,演奏的手法拗折多变,阳曰旦练习了三天,才能弹成曲子。晏海屿说:“曲子的大概你已经掌握了,以后只需要熟练地弹奏就行了。能把这两支曲子练娴熟了,琴曲里面就没有什么不能弹奏的了。”
 
阳曰旦很想家,告诉十娘说:“我住在这里,承蒙姑姑抚养,很是快乐,只是怕家里会挂念我。这里离家三千里,这么远的路程什么时候才能够到家啊!”十娘说:“这倒也不难,原来的那条船还在,我会再助你一帆顺风的。你还没有家室,我已经派粉蝶先去了。”说完就把琴赠送给他,又交给他一种药,说:“回去给祖母服下,这药不仅能治病,还可以延年益寿。”于是,十娘将阳曰旦送到海岸,让他上船。阳曰旦找船桨,十娘说:“不要这个东西。”说着就解下裙子当作帆,替他系好。阳曰旦担心会迷路,十娘说:“你不必担心,只要听任风帆把船带着在海上漂荡就行了。”她系好帆,下了船。阳曰旦心中凄凉,正要和姑姑道谢告别,竟然刮起了南风,船一下子就离岸很远了。阳曰旦一看,船上已经准备好干粮,但是只够一天的吃喝,阳曰旦心中埋怨十娘未免太吝啬。他肚子饿了也不敢多吃,生怕一下子吃完了,只是吃了一块芝麻饼,觉得里外都很香甜。剩下的六七块,他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,不过肚子也不再感到饿了。过了一会儿,只见夕阳就要西下,阳曰旦正在后悔来的时候没有要灯烛,但转眼之间,就远远地看见了人烟,再仔细一看,原来已经到了琼州,他高兴极了。不一会儿,船就靠了岸,他解下裙子,裹上芝麻饼,就回家去了。
 
阳曰旦一进家门,全家都十分惊喜,原来他离开家已经十六年了,他这才知道自己是遇上了神仙。阳曰旦看祖母的老病更加严重了,便拿出药来给祖母服下,多年的老病一下子就好了。大家一齐奇怪地问阳曰旦是怎么回事,他便把自己的经历述说了一遍。祖母流下眼泪,说:“她确实是你的姑姑。”原来,老夫人有一个小女儿,名叫十娘,生下来就有仙女的风姿,许配给晏家为妻。女婿十六岁的时候进山修炼,没有回来,十娘在家等到二十多岁时,忽然无病而亡,埋葬她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。听阳曰旦这么一说,大家都怀疑十娘并没有死。他取出十娘的裙子,果然就是十娘原先在家时常穿的。阳曰旦又把带回来的饼分给大家尝尝,只要吃一块就会整天不饿,而且精神倍增。老祖母命人打开十娘的坟墓查验,果然只剩下一口空棺材。
 
阳曰旦起初聘的是吴家的闺女,但还没有娶进门。阳曰旦好几年不回来,姑娘已经另嫁他人了。大家都相信十娘的话,等着粉蝶的到来。但是过了一年多,没有一点儿音讯,便开始商议另娶他人。临县钱秀才,有个女儿名叫荷生,芳名四方远扬。今年十六岁,还没有出嫁就已经让三个未婚女婿死了。阳曰旦便托媒人定了这门亲事,选择良辰吉日举行了婚礼。荷生进门以后,果然是光彩照人,美艳绝伦,阳曰旦一看,原来她就是粉蝶。他惊讶地问她从前的事情,荷生却一点儿也不知道。原来当年粉蝶被逐的时候,就是荷生降生的日子。每当阳曰旦给她弹奏《天女谪降》这支曲子时,荷生就会手托下巴,凝神思索,好像心领神会一般。
 
【点评】
 
海上遇仙的民间故事,往往包括三个结构:1.遭风浪登海岛遇仙人。2.感受仙人的浪漫生活。3.返回家园。
 
本篇也是这样。所不同的是,本篇有明显的自然地理的意识,比如地点发生在琼州,遭遇的是飓风,仙人所住的仙岛是“此处夏无大暑,冬无大寒,花无断时”,显然是有着热带海岛的理念。同时,本篇又具有浓厚的家族人情意识,遇见仙人不再单是“仙缘”,而是有着亲情,表现了明清时期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结合成为这类故事的新背景。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遇仙习琴,正如评论家何垠所说:“海风引舟,天女谪降,二琴操是其命意处,而文品若仙。”阳曰旦听琴学琴的情节,虽然是受到唐传奇《集异记》中王积薪学习围棋的启发,但其过程的具体细腻,感悟领会的浪漫处,不仅展现了高度的文学技巧,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蒲松龄的音乐兴趣和修养,这是他创作《聊斋志异》某些具有音乐内容的篇章并同时成功地创作《聊斋俚曲》的音乐基础。
 
本篇以“粉蝶”命名,虽然粉蝶出场的机会不多,但她“飘洒艳丽”“意态媚绝”的形象令人难忘。尤其在故事的结尾,小说写阳曰旦“每为之鼓天女谪降之操,辄支颐凝想,若有所会”。冯镇峦和但明伦都赞不绝口地说:“结笔飘飘欲仙,更着不得赞词。”“不结之结,趣味悠然。”
上一篇:桓侯
下一篇:李檀斯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聊斋志异》 注者:于天池;译者:孙通海、王秀梅、王景桐、石旭红、侯明、王军、王海燕、王敏等;整理编辑:周旻、刘胜利、刘树林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