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斋志异

《聊斋志异》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。全书分为12卷,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。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,以隽永之笔、博爱之情,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,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。
蛇人
【原文】
 
东郡某甲,以弄蛇为业。尝蓄驯蛇二,皆青色,其大者呼之大青,小曰二青。二青额有赤点,尤灵驯,盘旋无不如意。蛇人爱之,异于他蛇。
 
期年,大青死,思补其缺,未暇遑也。一夜,寄宿山寺。既明,启笥,二青亦渺。蛇人怅恨欲死。冥搜亟呼,迄无影兆。然每值丰林茂草,辄纵之去,俾得自适,寻复还。以此故,冀其自至。坐伺之,日既高,亦已绝望,怏怏遂行。出门数武,闻丛薪错楚中,窸窣作响。停趾愕顾,则二青来也。大喜,如获拱璧。息肩路隅,蛇亦顿止。视其后,小蛇从焉。抚之曰:“我以汝为逝矣。小侣而所荐耶?”出饵饲之,兼饲小蛇。小蛇虽不去,然瑟缩不敢食。二青含哺之,宛似主人之让客者。蛇人又饲之,乃食。食已,随二青俱入笥中。荷去教之,旋折辄中规矩,与二青无少异,因名之小青。衒技四方,获利无算。
 
大抵蛇人之弄蛇也,止以二尺为率,大则过重,辄便更易。缘二青驯,故未遽弃。又二三年,长三尺馀,卧则笥为之满,遂决去之。一日,至淄邑东山间,饲以美饵,祝而纵之。既去,顷之复来,蜿蜒笥外。蛇人挥曰:“去之!世无百年不散之筵。从此隐身大谷,必且为神龙,笥中何可以久居也?”蛇乃去。蛇人目送之。已而复返,挥之不去,以首触笥。小青在中,亦震震而动。蛇人悟曰:“得毋欲别小青耶?”乃发笥。小青径出,因与交首吐舌,似相告语。已而委蛇并去。方意小青不返,俄而踽踽独来,竟入笥卧。由此随在物色,迄无佳者。而小青亦渐大,不可弄。后得一头,亦颇驯,然终不如小青良。而小青粗于儿臂矣。
 
先是,二青在山中,樵人多见之。又数年,长数尺,围如碗,渐出逐人。因而行旅相戒,罔敢出其途。一日,蛇人经其处,蛇暴出如风。蛇人大怖而奔,蛇逐益急。回顾已将及矣,而视其首,朱点俨然,始悟为二青。下担呼曰:“二青,二青!”蛇顿止。昂首久之,纵身绕蛇人,如昔弄状。觉其意殊不恶,但躯巨重,不胜其绕,仆地呼祷,乃释之。又以首触笥。蛇人悟其意,开笥出小青。二蛇相见,交缠如饴糖状,久之始开。蛇人乃祝小青:“我久欲与汝别,今有伴矣。”谓二青曰:“原君引之来,可还引之去。更嘱一言:深山不乏食饮,勿扰行人,以犯天谴。”二蛇垂头,似相领受。遽起,大者前,小者后,过处林木为之中分。蛇人伫立望之,不见乃去。自此行人如常,不知其何往也。
 
异史氏曰:蛇,蠢然一物耳,乃恋恋有故人之意,且其从谏也如转圜。独怪俨然而人也者,以十年把臂之交,数世蒙恩之主,辄思下井复投石焉。又不然,则药石相投,悍然不顾,且怒而仇焉者,亦羞此蛇也已。
 
【翻译】
 
东郡有一个人,以耍蛇戏为生。他曾经驯养了两条蛇,都是青色的,他管那条大的叫大青,小的叫二青。二青的前额上长着红点,尤其灵巧驯服,指挥它左右盘旋,表演动作,没有不如人意的。因此,耍蛇人十分宠爱它,和对待其他的蛇不一样。
 
过了一年,大青死了,耍蛇人想再找一条来补上这个空缺,但一直没有顾得上。一天夜里,他借住在一座山寺里。天亮后,打开竹箱一看,二青也不见了。耍蛇人懊丧恼恨得要死。他苦苦搜寻,高声呼叫,却找不到任何踪影迹象。先前的时候,每到了茂密的树林、繁盛的草丛,耍蛇人就把蛇放出去,等它们自由自在放松一番之后,不久自己就又回来了。由于这个原因,耍蛇人这次还希望二青自己能够回来。于是他就留下来等待,直到太阳升得很高,实在绝望了,才怏怏不乐地离开了。出寺门刚走了几步,他忽然听见杂乱的草木丛中,传来了“窸窸窣窣”的响声。他停下脚步惊奇地一看,正是二青回来了。耍蛇人很高兴,就像得到了珍贵的宝玉似的。他放下肩上的担子,站在了路边,蛇也跟着停了下来。再一看它后面,还跟着一条小蛇。耍蛇人抚摸着二青说:“我还以为你跑了呢。这小伙伴是你引荐给我的吗?”他边说边拿出蛇食喂二青,同时也喂给小蛇吃。小蛇虽然不离开,但还是缩着身子不敢吃。二青就用嘴含着食物喂它,好像主人请客人吃东西似的。耍蛇人再次喂食,小蛇才吃了。吃完,小蛇跟着二青都进了竹箱。耍蛇人带着小蛇进行训练,小蛇盘旋弯曲都很合乎要求,与二青没什么差别,于是耍蛇人给它取名叫小青。带着它们到处表演献技,赚了不少钱。
 
一般来说,耍蛇人耍弄的蛇,二尺以下的比较合适,再大就太重了,就要更换。二青虽然超过了二尺,但因为它驯服,所以耍蛇人没有马上就换掉它。又过了两三年,二青身长已经三尺多了,它一躺进去竹箱就满了,耍蛇人于是决心放掉它。有一天,他走到淄川县的东山里,拿出最好的食物喂二青,对它祝祷一番后放它离去。二青走了以后,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,蜿蜒爬绕在竹箱外边。耍蛇人挥手驱赶它说:“走吧,世界上没有百年不散的筵席。你从此在深山大谷里藏身,将来必定会成为神龙,竹箱子里怎么可以久住呢?”二青这才离去。耍蛇人目送他远去。过了一会儿,二青又回来了,耍蛇人用手驱赶它,它也不走,只是用头不断地触碰竹箱。小青也在里面不安地窜动。耍蛇人忽然明白过来了,说:“你是不是要和小青告别呀?”就打开了竹箱。小青一下子蹿了出来,二青与它头颈相交,频频吐舌,好像在互相嘱咐说话。过了不久,两条蛇竟然扭扭曲曲地一起走了。耍蛇人正在想小青不会回来了,一会儿,小青却又独自回来,爬进竹箱里卧下了。从此耍蛇人随时都在物色新蛇,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。小青也已渐渐长大,不便于表演了。后来,耍蛇人又找到一条蛇,也很驯服,但到底不如小青出色。可是这时小青已经粗得像小孩的胳臂了。
 
在此之前,二青在山中,不少打柴人曾经见过它。又过了几年,二青长成好几尺长,有碗口那么粗,渐渐地出来追赶起人来了。因此行人旅客们都相互告诫,不敢经过它出没的地方。有一天,耍蛇人经过那个地方,一条大蛇像狂风一样猛蹿了出来。耍蛇人大为惊恐拔腿就跑,那蛇追得更急了。他回头一看已经快追上来了,忽然发现蛇头上有明显的红点,这才明白这蛇就是二青。他放下担子呼叫道:“二青,二青!”那蛇顿时停下来,昂起头来停了很久,就纵身一扑,缠绕在了耍蛇人身上,就像以前表演时的样子。耍蛇人觉得它没什么恶意,只是躯干又大又沉,自己经不住它这么缠来绕去,就倒在地上呼叫央求起来,二青于是放开了他。二青又用头去碰撞竹箱。耍蛇人明白了它的意思,打开竹箱放出了小青。两条蛇一相见,立即紧紧交缠在一块儿,盘绕得像用蜜糖粘在一起似的,很久才分开。耍蛇人于是对小青祝愿说:“我早就想和你告别了,如今你可有伴儿了。”又对二青说:“小青原本就是你引来的,你可以还把它带走。我再嘱咐你一句话:深山里面不缺吃喝,不要惊扰过往的行人,以免惹怒了上天受到惩罚。”两条蛇垂着头,好像接受了他的劝告。忽然蹿开离去,大的在前面走,小的在后面走,所过之处,树木草丛都被它们从中间分开,向两边倒伏。耍蛇人站立在那里望着它们,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。从此以后,行人经过那一带地方又恢复了往常的安宁,也不知道那两条蛇到哪里去了。
 
异史氏说:蛇,只是个蠢丑的爬行动物,也还恋恋不舍地有故人之情,而且听到劝告就会迅速地接受。我唯独奇怪的是有些看起来人模人样的家伙,对十年亲密来往的好朋友,对几代都蒙受人家恩德的恩主,动不动就想落井下石地进行陷害。又有一些人对别人良药苦口的劝告,毫不理会,而且还怒气冲冲地把人家当仇人相待,真是连蛇都还不如!
 
【点评】
 
这是一篇写人与蛇、蛇与蛇之间的友谊的故事。整个故事由两个小分故事组成。前一个小故事写二青感念蛇人的厚爱,为蛇人引进另一个叫小青的小蛇以帮助蛇人“弄蛇为业”,“衒技四方,获利无算”。后一个小故事写二青和小青的友谊以及它们长大后,无法再帮助蛇人“弄蛇为业”,被蛇人先后放入深山。它们接受了蛇人“勿扰行人”的劝告,不再作恶。篇末“异史氏曰”所说“蛇,蠢然一物耳,乃恋恋有故人之意,且其从谏也如转圜”概括了故事的基本内容。
 
《蛇人》中的蛇显然被拟人化,被赋予了人的含义。蒲松龄是一个感情丰富,渴望友情,笃于友情,特别是对于朋友敢于以风义相规的人。他一生有过许多好朋友,如李希梅、张笃庆等,但也有一些童稚交、把臂交,由于蒲松龄以“药石相投,悍然不顾,且怒而仇焉者”,给他带来感情上的伤害,从“异史氏曰”中的话来看,蒲松龄创作此篇是有所感而为。
上一篇:长清僧
下一篇:斫蟒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我爱点评 评论 蛇人:蛇,是动物,也不是动物;某些人,是人,也不是人…… 仲玄 评论 蛇人:这个适合讲给孩子听。 小羊皮不皮 评论 蛇人:真是经典的书籍,读起来就是有味道。而且就算是文言文,也不晦涩难懂~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聊斋志异》 注者:于天池;译者:孙通海、王秀梅、王景桐、石旭红、侯明、王军、王海燕、王敏等;整理编辑:周旻、刘胜利、刘树林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