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仙

【原文】
 
一士人赴试金陵,经宿迁,遇三秀才,谈论超旷,遂与沽酒款洽。各表姓字:一介秋衡,一常丰林,一麻西池。纵饮甚乐,不觉日暮。介曰:“未修地主之仪,忽叨盛馔,于理不当。茅茨不远,可便下榻。”常、麻并起捉裾,唤仆,相将俱去。至邑北山,忽睹庭院,门绕清流。既入,舍宇清洁。呼童张灯,又命安置从人。麻曰:“昔日以文会友,今场期伊迩,不可虚此良夜。请拟四题,命阄各拈其一,文成方饮。”众从之。各拟一题,写置几上,拾得者就案构思。二更未尽,皆已脱稿,迭相传视。秀才读三作,深为倾倒,草录而怀藏之。主人进良酝,巨杯促釂,不觉醺醉。主人乃导客就别院寝。客醉不暇解履,和衣而卧。及醒,红日已高,四顾并无院宇,主仆卧山谷中。大骇。见傍有一洞,水涓涓流。自讶迷惘。视怀中,则三作俱存。下山问土人,始知为“三仙洞”。盖洞中有蟹、蛇、虾蟆三物,最灵,时出游,人往往见之。士人入闱,三题即仙作,以是擢解。
 
【翻译】
 
一个读书人到金陵参加考试,经过宿迁的时候,遇到三个秀才,谈论都超凡旷达,他便打来酒,和他们一起饮酒,态度亲密。三个人各自作了介绍:一个叫介秋衡,一个叫常丰林,一个叫麻西池。他们放纵饮酒,十分快乐,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。介秋衡说:“我们还没有尽地主之谊,就承蒙您用这么丰盛的酒席招待,道理上说不过去。我家离这里不远,可以就近住下。”常丰林、麻西池一齐站起来,拉着读书人的衣襟,又叫他的仆人跟着一块儿去。他们来到县城北山,忽然看见一座庭院,门前环绕着一条清流。进了庭院,只见房屋非常清洁。他们叫来僮仆点上灯,又让安顿好读书人的仆人。麻西池说:“从前是以文会友,如今考试的日子就快到了,不可虚度了美好的今晚。请拟出四个题目做阄,我们各抓一下,文章写成才可以饮酒。”大家都答应了。各人拟定一个题目,写好放在桌上,抓到题目就在桌子边构思。二更天还没结束,大家都写完了,互相传阅一番。读书人读完那三个秀才的文章,深深地折服,便草草地抄录下来,收藏在怀里。主人端上来美酒,用大杯子劝大家干杯,读书人不觉喝得大醉。主人于是引着客人到别的院子就寝。读书人醉得无暇脱掉鞋子,穿着衣服就睡了。等到他一觉醒来,太阳已经很高了,四面望去,并没有什么庭院,主仆二人都躺在山谷里。读书人大为惊骇。只见旁边有一个小洞,水涓涓地流着。他很是惊讶迷惘,往怀里一摸,只见三篇文章都在。下山一问当地人,才知道这是“三仙洞”。洞里有蟹、蛇、蛤蟆三种神物,最有灵性,时不时会出游,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他们。读书人进入考场参加考试,三个题目就是那三位仙人作的,读书人凭着他们的文章,考中了举人。
 
【点评】
 
赖以考中举人的试题及文章竟然出自蟹、蛇、蛤蟆,天下考中的举人其人品文章为何物就可以想而知之。《三仙》讽刺的指向显然是当时的科场弊端!
 
唐代传奇《玄怪录》有一篇作品叫《元无有》,在意境和结构上与本篇极为类似,《三仙》的创作是否受其影响不得而知。不过,在《元无有》篇,四个精怪暗夜里称“今夕如秋,风月如此,吾党岂不为文,以纪平生之事”,作的是“口号联句”;而在本篇,三个精怪在暗夜里则说的是:“昔日以文会友,今场期伊迩,不可虚此良夜。请拟四题,命阄各拈其一,文成方饮。”写的是八股文!有着十分明显的时代特色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